无人机盘旋、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在广袤的宿迁大地上,一幅幅充满“科技范儿”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迎来了拔节期。江苏冬小麦的种植面积3600多万亩,全省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较越冬前提高12.4个百分点。宿迁宿豫区是全国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5万亩。
图源:宿豫发布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江苏春耕开展进度,其中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托普云农,股票代码:301556)智慧农情监测站再次成为焦点。
作为国内先行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商,托普云农围绕粮食作物育、耕、种、管、收生产全流程,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的数智生产模式,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为大面积提单产赋能增效。
智能装备助力,春耕生产更轻松
“现在种地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靠人工,现在靠机械,撒肥、打药省钱又省力。”种植户陈大哥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小麦长势非常好,今年一定能获得大丰收。”
放眼望去,田间地头布设了许多智慧农情监测站。托普云农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通过布设气象监测、虫情监测、苗情监测、墒情监测等智能装备,实时监测农田病虫害、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等情况,并实现自动预警,有效缩短病虫测报周期,大幅提升精准监测、科学防控和灾害预警水平。
“智慧大脑”精准把脉,春耕生产更高效
矗立田间的LED监测大屏正实时跳动数据: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害虫种类数量、孢子浓度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智能监测平台’手机端即可远程获取病虫害发生趋势图、农事操作建议,指导农户精准施肥施药。”农技人员如是说。
在获取农业生产全要素海量数据的基础上,托普云农深耕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机器学习进行
大规模数据训练,自主研发构建了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小气候订正等农业AI算法模型,打造农业种植全周期智能管理的“智慧大脑”,为大田精细化管理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撑。
春耕春管正当时,共绘丰收好图景。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汗滴禾下土”到“机器代人”,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改变着农民的生活。
托普云农以科技之力,让农田会“说话”、让数据能“种地”、让农民变“专家”。在这片流淌着科技基因的土地上,每一粒麦种都在见证:守住大国粮仓的底气,正来自无数这样的“数字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