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提出,“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可不局限于永久基本农田。”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实施黑土地保护政策,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黑河市逊克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联合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托普云农,股票代码:301556)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智慧农业应用水平,实现田间管理从“指望经验”逐渐转型到“依靠数据”,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多元技术融合,赋能监管部门“慧管田”
逊克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生产数据分析为核心,打造多点发展格局。通过大数据应用服务,对高标准农田资源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分析与应用,以农田数字化建设为目的,数字化应用为重点,通过多维度数据汇聚为政府农业管理提供有决策依据的数据分析服务。
针对当前农田底数不清、利用情况不详、动态监测难、农田建设效率低等一系列挑战,托普云农通过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等多元技术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化的全链条监测体系,对农田利用情况、运行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建设进度分析、非农化、非粮化、设施破坏等进行多维监测,推动监管模式从静态向动态、监测手段从人工向智能的转变,建立全方位的高标农田数字档案。
托普云农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管理平台
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区域,黑龙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地理环境,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基础。逊克县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创新性的融入多光谱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结合群众反馈、人工巡查以及智能装备等多种监测手段,构建监测-预警-处置的数字化管护体系,以实现对农田种植用途的精准管控。一旦发现“非粮化”现象、设施损坏或管护不足等问题,系统将自动把问题详情及位置信息推送至相关工作人员的移动设备,以便迅速响应和及时处理,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
此外,依托于自动机场的全自动化功能,无人机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起飞和降落、充/换电,通过后台设定巡检任务,实现自动巡检拍照和数据传送。
托普云农无人机遥感分析平台
平台通过汇聚一般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图层,构建了“高标准农田一张图”,直观呈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分布情况,并支持查看每个项目对应的具体农田范围。基于高标准农田一张图,打造智能在线选址功能。只需输入连片面积、意向区域和耕地等级等信息,系统便能智能推荐合适的地块,并通过县级线上审批,实现科学化的选址流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装备应用,赋能种植主体“慧种田”
给农田装上“科技引擎”,让智慧农业大显身手,是逊克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举措。走进逊克县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基地,肉眼可见的是区块整齐、标准统一的沟渠、道路、田块,还有物联网设备整齐耸立着,“科技范儿”十足。
“这些智能装备如同农田的‘智慧大脑’,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分析田间数据,让种地变得更轻松、更科学、更智慧。”种植户刘先生感慨道。托普云农的智慧农情监测站,通过应用苗情、虫情、土壤墒情、气象监测、水质监测等智能装备,运用精准的数据监测,为不同作物生长期的农事作业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托普云农田间智能装备
同时搭配使用多光谱遥感无人机,通过自动化巡田,全面捕捉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结合算法模型,进行作物长势分析、产量预测等。此外,还能实时掌握病虫害动态,及时研判和定位虫情发生区域,并通过AI处方图实现自动化巡检,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精度。
托普云农玉米表型生长监测系统
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成,传统的种植模式逐渐走出历史舞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农业生产环节化繁为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夯实了乡村振兴“耕”基。一块块精心打造的高标准农田,正诉说着新变化,孕育着新收获,打开了黑土地上的丰产“密码”。
平整田畴起粮仓,沃野欢声织锦绣。放眼黑土地上,从寸“土”必争,让“小田”变“大田”,到“智慧”加持,让粮田变良田……高标准农田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广袤沃土上续写着一个个物阜民丰、粮谷满仓的崭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