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物联网系统 > 成功案例 > 人民日报聚焦|托普云农科技赋能,吴江智慧农场实现“数据种地”

人民日报聚焦|托普云农科技赋能,吴江智慧农场实现“数据种地”

发布时间:2025-04-25 点击次数:26

       暮春江南,细雨如丝。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春耕工作正如火如荼,连片的油菜花被翻耕还田,化作天然肥料滋养稻田,传统农耕场景与现代农业科技在此交织,这正是《人民日报》近日刊发的《数据和算法成了新农资》一文中,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春耕一线的实践成果。

 

人民日报关注关注吴江打造智慧农场

 

       清晨,薄雾笼罩着田野。管理员老王熟练地打开手机,“问稷”AI 智能体立即播报土壤墒情数据。

       “水稻移栽后得浅水勤灌,到了抽穗期又要间歇浇水养根。现在有了实时数据,啥时候该浇、浇多少,咱心里有谱!” 说着,他通过手机远程启动灌溉系统,清澈的水流顺着管道,均匀地浇灌着每一寸土地。

图源苏州吴江发布

 

       这片智慧农场的“科技中枢”,正是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托普云农,股票代码:301556)打造的田间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气象预警、虫害监测、土壤墒情分析、绿色防控等功能模块,全天候采集农田数据,实时掌握土壤肥力变化、作物生长需求及病虫害动态。依托高精度传感器与数据分析模型,系统能精准捕捉农田细微变化,并联动“问稷”AI智能体,自动生成全流程农事建议,为农户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

托普云农农情监测点

 

       “多亏了这套系统!” 老王感慨道,“去年,系统通过气象数据综合分析,提前预警小麦赤霉病高发风险,农业部门和保险公司迅速响应,及时发放药剂,有效遏制了病害蔓延。” 

       如今,精准的墒情监测让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智能虫害预警大幅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这片水网纵横的田野,正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托普云农科技赋能防在灾前

 

       夕阳西下,吴江的农田渐渐安静下来。在托普云农的科技赋能下,这片承载着传统农耕记忆的土地,正加速迈向智慧农业的新征程,用数据和算法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4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