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十三五”永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综述:藏粮于地 粮安无忧

“十三五”永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综述:藏粮于地 粮安无忧

发布时间:2020-11-20 点击次数:2275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黄建平 艾华国 王中海)初冬时节,走进潇湘大地广袤田野,但见稻田宛如调色板 ,绿油油的蔬菜地一望无垠,田间道路宽阔平坦,路两侧的防渗渠平整美观,大小沟渠纵横相连,呈现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藏粮于地 粮安无忧。“十三五”以来,永州市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扛稳粮食生产安全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开展农田水源、灌溉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项目210个,建成集中连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性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157.6万亩,投入资金28.48亿元,上图入库241.1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
    以组织保障促效率。永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殷切嘱托,市委书记严华把国家财政资金密集投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列入自己办公桌上的“主菜单”,多次在市委常委会上要求“高标准农田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市、县区均成立“政府一把手”挂帅的工作专班,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分管副市长多次调度,要求工作进度“一天一调度、一周一督导、一月一通报”,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协调部门职能转换,将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等农田建设职责一改“五牛下田”为“统一管理”,建设模式一改“天女散花”为“区域治理”,统筹推进,形成建设合力。
    以综合治理促质量。以“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突出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探索“无水泥干砌”新工艺,设置专用生物通道新措施,引进生态砖、生态护坡和透水混凝土等新材料,大型渠道亲水亲人设计等新理念,改良耕地123.12万亩,发展高效节水10.12万亩,平整土地8827.84亩,整修塘堰896座、修筑拦河坝392座,新建水渠2003.08公里,新建机耕路1552.08公里,灌溉保证率、田间道路通达率均达到90%以上,农田耕作层厚度达到 25cm 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提高20%以上。推动良田、良法、良机、良业完美融合,形成一批5000亩以上的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取得了“治地、节水、增粮、富民”的良好效果。
    以资源整合促投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机制。一是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原则,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4.57亿元;二是积极争取世界银行、光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资本投入9270万元;三是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商资本、社会资本等投资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期间,共撬动社会资本8.21亿元,176家专业合作社、181家家庭农场、24家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
    以科技带动促产能。配置定位监测设备,建立耕地质量监测、土壤墒情监测和虫情监测站(点),加强灌溉试验站网建设,大力推进良种良法、水肥一体化和科学施肥等农业科技应用,加快新型农机装备的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措施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翻埋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5g/kg 以上,土壤 pH 值保持在 5.5~7.5,耕地质量平均提高 1 个利用等,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100 公斤。
    以产业融合促增效。一是注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自然资源全域治理开发、水利大中型灌区配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田园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紧密融合,注重联结断“点”,系统成“网”;二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湘江源”优质蔬菜供应基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融合,引导72家专业合作社、91家家庭农场,14家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注重利用“永州之野”公用品牌。祁阳县以天龙、银光为龙头,以“银光”米业中国驰名商标为依托,打造优质稻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新田依托东升农场等优势供港蔬菜企业,打造粤港澳菜篮子示范基地,冷水滩区依托仁山村、茶花村、邓家铺村等旅游示范村,以旅游线为轴线向两侧辐射农田集中区,整修农田渠、塘、桥、涵、路网,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打造靓丽农旅风景线。
    以脱贫攻坚促增收。将贫困村作为重中之重,项目安排优先向贫困村倾斜,劳务用工优先聘用贫困户,助力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十三五”期间,项目覆盖贫困村421个,安排项目资金7.43亿元,受益贫困人口304123人,年人均增收145元。
    以示范带动促发展。一是产业带动示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结合上打造一批示范片区,打造了祁阳乡村振兴“1+20”(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的20个村)示范区、新田县东升农场供港蔬菜示范片区、冷水滩仁山湖美科技农业示范区、祁阳德辉蔬菜特色产业园、江永香芋特色产业园等,成为“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格局; 二是智慧农业示范。在冷水滩仁山湖美农业、祁阳德辉农业探索“物联网+”模式,实施果蔬种植为主的全产业链项目5000余亩,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安装灭蚊灯,建设农业九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实现全程土壤墒情监测、气象数据传导、自动精准施肥灌溉,最大限度提升了亩均效益,降低水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以共建共享促和谐。一是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构建生态沟渠、道路和山塘湿地系统,对于人口密集区的渠道、机耕道、山塘改造等工程,设置便民取水码头、人行桥,栽种绿化树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二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大断面排水渠底部一律不衬砌底板,护坡不上顶,采用生态草皮砖,设置生物通道,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使渠道“流水畅、两岸绿、水流清”,给农村“增颜值、添气质”;三是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将农田建设灌溉、排涝与提升村容村貌有机结合,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双牌县桐子坳的水毁农田修复,冷水滩区仁山村的蔬菜大棚玻璃参观道,茶花村的彩稻田、高架天渠,祁阳县团胜村彩色骑行大道等成了“网红打卡地”,使高标准农田成为湘南丘岗区最壮美的一幅图画,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4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