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支撑热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强实力、扩影响”的总要求,全院上下牢记职责使命,凝心聚力,以热带经济作物、南繁种业、热带粮食作物、热带冬季瓜菜、热带饲料作物与畜牧和热带海洋生物等六大创新领域为重点,奋发有为,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引领支撑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和活力,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原始创新与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牵头完成橡胶、椰子、芒果3种重要热带作物全基因组测序与遗传图谱构建,自主研发了规模化基因组大数据平台,研究揭示了橡胶树胶乳增产调控机制、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调控机制、木薯光合产物高效运输与积累机制、木薯抗旱抗寒调控机制,阐明了天然橡胶性能形成机制、香蕉重要性状形成的关键基因及调控网络、香蕉枯萎病菌致病机理和寄主抗病机制。特别是研究提出了橡胶物种进化和乙烯刺激产胶的新观点,相关结果在植物学国际期刊《Nature Plants》上发表,并入选《Nature》杂志研究亮点。研发适配体分子印迹传感器用于农兽药残留分析方法,突破高性能特种工程天然橡胶加工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天然橡胶标准化、规范化加工,建立了标准化高性能天然橡胶中试生产线并实现批量化生产,标胶加工核心技术指标超过原进口马来西亚产品50%以上,实现了我国天然橡胶加工设备出口,打破了马来西亚等天然橡胶大国的技术垄断。高性能特种工程天然橡胶加工和凝固技术取得新突破,有望实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用胶的国产化。
选育和推出了一批热带农业良种良苗。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培育,育成“华南12号”和“华南13号”木薯、“热粉1号”和“派露丝”香蕉、“热甘1号”甘蔗、“琼中1号”益智、“热科1号”沉香、文椰系列等37个新品种并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热带农业良种覆盖率。创新了橡胶树组培苗高效繁育体系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在我国海南、云南和广东等植胶区推广种植40余万株,2017年,首批组培苗已顺利开割,一次开割率提高20%;选育出适宜我国热区栽培的油棕高产新品系,在国内首次研发出油棕组织扩繁技术,经过两年大田试种,已全部正常开花挂果,这意味着我国油棕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熟,将推动我国油棕产业的发展。另外,“热垦628”橡胶树、“华南12号”木薯、“热研1号”咖啡等22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十三五”期间第一批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新主导品种,占同类作物主导品种的48%。
研发了一批热带农作物减肥减药技术。加强热带农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研发了橡胶树、香蕉等作物专用配方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香蕉土壤改良生物有机肥、酸性土壤改良降镉肥等,研发了橡胶小蠹虫诱控技术、椰子织蛾生防技术以及橡胶树死皮病、果蔬蓟马、菠萝黑心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高效安全防控技术。创新了以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相结合的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技术,在示范区发病率控制在8%以内;构建了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减肥减药25%以上,提高产量20%以上。
研发了一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出了天然橡胶树电动割胶刀、橡胶机械施肥、木薯机械化采收、甘蔗机械收获等技术和装备,主要热带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集成与创新了甘蔗叶还田综合调控增产、“互联网+”深松整地、甘蔗精准深施肥等技术,构建了“甘蔗叶还田+深松+深施肥”甘蔗保护性机械耕作技术体系,提高工效25%,降低作业成本15%,提高肥料利用率8%。
研发了一批热带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了植物精油高效提取与品质控制技术、菠萝蜜种子淀粉微胶囊化香草兰精油技术、热带果蔬节能提质加工技术、胡椒鲜果直用技术等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了热带水果、椰子、澳洲坚果、香草兰、胡椒、可可、沉香、辣木等系列产品,延伸了热作产业链,增加了热带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热带农业的比较效益。
集成创新了一批提质增效和资源节约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了芒果等产期调节技术,菠萝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果蔬蜜蜂授粉技术、槟榔胡椒间作技术、热带牧草-特色畜牧一体化技术、稻鳖共生技术、胶林南药等林下复合种养技术、食用菌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橡胶林近自然管理模式、红螯螯虾生态养殖模式等,蘑菇基质资源化利用、木薯渣的基质化利用、香蕉茎杆和木薯叶饲料化利用、热区旱作节水等技术取得新进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热带农业绿色发展。
二、创新资源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
热带农业学科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已构建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等17个一级学科、51个二级学科和241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热带作物基因组、蛋白组、农业纳米技术等新型学科方向,继续拓展我院热带经济作物、南繁种业、热带粮食作物、冬季瓜菜、热带饲料作物与畜牧、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等重点领域科技内涵,均取得较大进展。
我院科技创新平台得到进一步夯实。获批国家土壤污染物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3个,新获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3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示范基地3个,获批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13个,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支撑。
热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得到进一步拓展。筹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分院、三亚分院、广西分院、云南分院和攀枝花分院等相关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广西百色综合实验站、广东江门综合实验站、贵州兴义综合实验站、西藏林芝热带水果试验站等多个创新基地,在云南华坪、广西扶绥等地建立了专家工作站,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三、院所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依托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促进热带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一是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优化。在协作网框架下,围绕热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攻坚的科技需求,2017年成立“热区石漠化山地绿色高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了以联盟为载体的绿色发展与产业扶贫的新模式。二是协同创新成效进一步提升。实施“院地”合作战略,与热区九省(区)地方政府,西南大学、云南农大、海南大学、海南省农科院、三亚市南繁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科技支撑地方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牵头组织申报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大科技计划等项目16项。三是协作推广实效进一步显现。完善热区科技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共同开展天然橡胶、木薯、咖啡、果树、等重要热作的高效栽培、绿色防控、热带高效种草养畜和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新技术示范、推广与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通过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累计发展示范户500多户,示范推广面积300多万亩,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我院在行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热区“三农”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加快培养造就科技创新能力强大,学科方向优势突出,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的创新型人才队伍,2017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了院级创新团队建设。组建了包含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创新利用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和基础前沿工作等5个创新领域30支院级创新团队。一年多以来,各团队坚持需求导向,突出核心目标,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培养人才方面,9人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类荣誉称号,2人被聘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联合培养研究生183人。在提升科技竞争力方面,团队专家牵头获批千万元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4项,获批各类竞争性科研项目138项,获批科研经费占全院科研总经费的48%。在促进科技成果产出方面,获授权专利62件,审(认)定新品种9个,授权新品种保护权2项;SCI收录论文111篇,我院影响因子最高的3篇文章均出自团队;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在创新运行管理机制方面,构建了创新团队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定期组织创新团队能力提升培训,团队学术交流成为常态,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下一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将坚持“三个面向”指引和“强实力、扩影响”发展主题,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强化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质量效益发展要求,为科技支撑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热区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热带农业走出去等战略实施做出更大贡献。(文章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