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发展农业物联网,必须啃下大田物联网这块硬骨头

发展农业物联网,必须啃下大田物联网这块硬骨头

发布时间:2016-09-20 点击次数:4400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都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获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通过使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大田种植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准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

    大田种植监控系统优势

    1.国家级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共享;

    2.全面的行业政策、法规、资讯及新闻发布平台;

    3.与种植户、农户建立多方位的供求信息交互平台;

    4.通过对全国数据分析,提前预警并短息通知用户;

    5.植入图形预警与灾情渲染模块,将地区、省级乃至全国的灾情情况按严重;

    6.程度分为不同颜色,形象的表示在系统中,可直观的查看区域内受灾情况。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形状传感器、颜色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来监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用来确定物的成熟程度,以便适时采摘和收获;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植物生长的人工环境的监控,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例如,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环境的监测等;可以利用超声波传感器、音量和音频传感器等进行灭鼠、灭虫等;可以利用流量传感器及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农田水利灌溉等。

    总而言之,大田种植监控系统以物联网技术获取环境信息为基础的概念,通过对区域内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及预警,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让用户更了解土地信息,提高超量,节约成本。

    大田物联网进展滞后原因

    但是目前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应用推广的进展较快,在大田生产物联网应用推广的进展却明显滞后。其原因:一是当前大田生产物联网的技术尚不成熟,特别是大田生产物联网在开放环境下运行,“四情”监测受外界自然环境干扰较大,实现精准监测、调控的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二是相对于设施农业,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农民对应用大田生产物联网建设和应用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大田生产物联网单打一,监测点太少,面上缺乏代表性,监测数据只能作为人工监测的参考,同时数据挖掘分析不够,与其他成熟的农业科技没有集成配套。

    然而发展大田生产物联网,对于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粮食生产精准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农业物联网必须下力气啃下大田生产物联网应用这块硬骨头。

    下一步,抓好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与空间地理信息、遥感(包括无人机)等应用技术的结合,抓好大田生产物联网与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系统、药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结合,抓好大田生产物联网与农机作业质量监测与远程指挥调度系统的结合,抓好大田生产物联网监测与专家智能决策系统研发与应用的结合,抓好大田生产物联网与农资、农产品等电子商务系统结合。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4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