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几年的大蒜、生姜,到今年的玛咖、菠萝,在农产品价格暴跌中,农民很受伤。订单农业作为以销定产的重要手段,对稳定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合理收益、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订单农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因为部分农民契约意识差、恶意违约而变得难以推行,这反过来又伤害了商户和农民。
《人民日报》专门刊文反映订单农业存在问题,可谓用心良苦,体现了新闻媒体眼光向下、直面基层呼声、破解发展难题的良好导向。找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关键还要看如何解决。其实,所谓订单农业难题,无非是企业、农户之间的矛盾问题,中间还有政府这根线。这三者的关系理顺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订单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农民所处的特殊身份、知识水平、眼界视野,一般而言他们只关心他们的土地上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对事关他们口袋收入的市场价格、市场供需等情况却很难掌握。同时,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却苦于找不到他们需要的农产品。因此,地方政府往往就成了为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牵线搭桥的纽带和桥梁。
因为在订单农业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肩负推动农民发展致富的工作任务,地方政府职责所在责任重大,既推托不掉,又需紧抓在手,需要做的是创新大文章。首要的,是要做通农民朋友的思想工作,打通思想关。要深入了解农民,知道他们所想、所急、所盼,而绝不能简单化。劳动致富、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最大心愿,而长期稳定、逐步增长的收入更是他们的所思所想。一锤子买卖绝非农民朋友的真实想法,在沟通、交流、宣传、教育引导方面必定存在某些疏漏。
至于有的农民契约意识缺失,板子决不能简单打在农民朋友身上,打通农民思想的最后一公里任重道远,还需持续发力。既然订单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就应该想方设法让这种经营模式、经营理念走进农民心里,让广大农民从自发到自觉,将自己的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到订单农业之中,为增加收入打上保险。
做好农民思想工作,宣传引导至关重要。从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就对党员干部高度信任,和平建设时期这种高度信任的情感应该更加紧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很明确,优越性更是一目了然,需要的是农民朋友在心理上的普遍认可。因而,最要紧的工作,就是要创新思维,拓宽思路,眼光向下,多和农民朋友交心,宣传好当前的政策,让他们牢固树立长远眼光,把订单农业诚实守信理念融入到他们的内心、融入到他们的血液,落实到他们的实际行动中。
因而,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绝不能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农民,我们每一个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需要很好地理一下思路,我们该做的工作,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