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原理 > 食品安全检测仪原理是什么(附原理图)

食品安全检测仪原理是什么(附原理图)

发布时间:2022-08-10 点击次数:2267 文章来源:托普云农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因为食品安全极大得影响到人类健康,重则死亡、轻则损害人体健康,比如之前曝出的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等,以及一些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都属于食品安全范围。严格控制食品安全利于人们的营养和健康,食品相关健康风险的综合治理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人们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检测食品安全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据小编了解到检测食品安全可用食品安全检测仪来对食品进行检测,但是市面上仪器这么多,都是用什么原理来进行检测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了4个检测原理供大家参考。

 

       酶抑制率法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分光光度法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具有其特有的吸收光谱。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由于其含量不同,对光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测定物质含量,先配制一系列浓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出它们的A值,以A值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在测定待测溶液时,操作条件应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相同,以待测液的A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该样品的相应浓度。颜色的深浅即吸光度的低与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浓度成相关性,并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因此检测的吸光度值经仪器内置的标准曲线软件自动计算可得出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准确浓度及是否标的结果。

 

       胶体金法
       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应,再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区域时,待检物与金标试剂的结合物又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带上,产生显色反应。当光源照射到检测带,反射光被收集并转化为电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即可判断被测物质的阴阳性。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面上的食品安全检测仪也很多,但用上的原理基本也就以上几种,不管用的是哪种原理,只要能帮助工作人员检测食品安全就是好的工具。食品安全检测仪的使用也增加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节约检测时间和成本,扩大食品安全检测范围,让人类远离了有毒食物的危害。

食品安全检测仪原理图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4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