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其实不是从天上来的。它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相似,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度以上罢了。气温在0度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就叫“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度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由此可见,温度、湿度、露点三者是有明显联系的。
为什么要和大家讲这个呢?因为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常有露出现。这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在我国北方的夏季,水汽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曲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因此,现在也有很多农业人士会借助温湿度露点记录仪来测量并研究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温湿度和露点。
露水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将一些大气中悬浮的对植物生长有利的氮化物和微量元素包进其中。所以,受露水滋润的植物就可以从中补允到生长所需的“营养”。再是,植物在白天受阳光高照时,要紧张地进行光合作用,以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但要因此蒸发掉大量的水分,从而发生轻微的枯萎现象。当夜晚的露水及时来到叶面上时,植物便可从中吸取到“解渴”的水分,又能对白天积累的有机物进行转化和运输,满足株体各部分的生长需要。这也正是利用温湿度露点记录仪进行研究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