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国(廊坊)农交会上,采用了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大棚”吸引了众多农企代表和农户驻足。
“互联网+”是第十九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的热门词汇,成为多场高峰论坛和专题讲座的主题。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多样化农业物联网管理模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那么,河北农业该如何“智慧”地与互联网加到一起呢?
技术怎样+ ——研发适用技术,协同京津开展攻关
9月26日上午,在本届农交会上,一个“智能大棚”吸引了众多农企代表和农户驻足。“大棚安装了温室物联网智能监测预警控制云服务平台,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里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根据设定自动收起或放下棚膜、自动滴灌、自动施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查询大棚里的各项数据指标。这套设备适合农业园区使用,能够节省人力。”某公司软件开发部经理细致地讲解道。
记者注意到,这套设备可以拆分成智能开膜机、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等多个独立设备,能够满足农户的不同需求。由于技术实用,展台上摆放的名片已经被人们拿得所剩无几。
“互联网+现代农业,本质上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三农’的数据化和在线化,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京津发达的农业科技和高水平人才,是河北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省农业厅市场处处长宋富胜介绍,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分别签署现代农业发展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现代农业规划设计、资源开发、品牌打造和服务培训等方面,将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提升品牌。同时,三地将共同开展现代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建立现代农业人才及科研成果沟通交流机制,促进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人才怎样+ ——提高农民素质,前期投入待帮扶
“在比利时的一个农场里,农场主只雇了两个工人,但他们管理着600亩土地,养着3000头猪、100头奶牛。”在9月26日举办的2015·中国(涿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峰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一边演讲,一边展示出一幅幅欧洲农业生产的图片,不时引发台下听众的惊叹。
借助信息技术严格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一家荷兰农场种出了3米高的辣椒,每平方米能产出35至40公斤辣椒。通过一台计算机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辣椒生产实现了精准化管理。
这样的案例,对于河北省农业来说,似乎还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未来图景。互联网+现代农业,有利于带动农业市场化、倒逼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精准化、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推进农业品牌化。而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切实转变河北省农业发展方式,还有很多沟沟坎坎需要跨越。
“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农民的素质要提高。”本届农交会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表示,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新农民正在涌现,但他们的队伍还不大,力量还不强。河北应加快培育扶持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的新农民,帮助他们成为农业产业的主力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另外,较大的投资也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河北省农村的推广。省农业厅巡视员张文军表示,目前农业物联网产品多数是研发产品,成本较高,应当鼓励大型的IT运营商进军农业。同时也希望农业物联网产品能被纳入农业补贴序列,助推这个行业的发展。
市场怎样+ ——培育吸引电商,引导农产品生产
一走进廊坊国际会展中心B馆,就能看到“农交汇”的展位。这是省供销社发起成立的全国供销系统唯一的省级农产品交易平台,主要业务就是推广销售河北省特色农产品,解决农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产品卖难问题。9月26日,在展览现场,省供销社发展改革处处长胡仲波忙着向参观者演示交易平台的现货即期、网上批发、招标拍卖、厂商分销、开设分中心等五种交易模式和手机客户端,指导客户进行现场开户与交易。
缩短从农企到农户、从农田到餐桌的距离,是现代农业的一大特点。当互联网+供销社这一新的流通平台搭建起来,一个个“网上供销社”也随之诞生。胡仲波介绍,目前,“农交汇”已在全国发展会员服务中心和代理商2000多家、交易商1.3万家,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交易额200多亿元。
不止“农交汇”,农产品销售正在成为各大知名电商抢占的新战场。9月25日,省商务厅举办的优质农产品企业与大型超市和知名电商对接会上,不仅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来了,顺丰优选等生鲜农产品电商负责人也来了。电商的加入,丰富了河北省农超对接的新内容。
新农人联合会会长毕慧芳认为,农产品电商的基础是“农”字,扎根“农”字才可以让电商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不过有专家也表示,目前很多农产品电商还仅仅是以定向采购方式与农产品基地合作,谈不上打造什么战略协同的供求关系,至于是否以市场导向来指导基地有计划地种植产品,还仅仅是一种愿景。
看来,如何进一步密切与农产品电商的联结,发挥其离市场最近的优势,借力壮大河北省农产品基地的实力,还有一系列问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