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2016年下半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有哪些问题?应对方法有哪些?

2016年下半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有哪些问题?应对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08-03 点击次数:4781

  智慧农业是适应新信息技术革命、新型智能化革命和关注人类身体健康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实施“互联网+智慧农业”有利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智慧农业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但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无线传感器监测、远程监控系统、云计算等技术日趋成熟,并被逐步应用到智慧农业建设中,使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并可远程控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了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
  智慧农业在我国前景十分广阔,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智慧农业的产业规模已达到4000亿元,2015年达到6000亿元。目前,智慧农业技术已经应用到温室植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诸多领域。
  智慧农业内容
  1智慧管理
  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集约化生产,都要求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监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地形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则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能源成本耗费巨大,并且准确性较差。
  无线传感器
  运用无线传感器,使信息取得实时、低成本、快速和高精度的效果,土壤、气候、水、农作物品种、动植物类群等资源信息的获取不再困难,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能力将极大提高,现代农业宏观管理和预警决策手段更加丰富,管理和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和智慧。
  2智慧生产和经营
  农业生产系统由四大要素组成,即:农业生物要素、农业环境要素、农业技术要素和农业社会经济要素。
每个要素中,都包含有许多因素。将各种农业过程的内在规律与外在关系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即建立农业数学模型,包括定量模型、定性模型或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模拟决策系统、农业自动化系统等,使得农业生产系统生产的产品更加安全、竞争力更强、资源环境保护更加有效,以使农业生产系统更加聪明和智慧。
  农村、农场、农业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农业生产进行经营和管理,通过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农产品的市场动向,以便做出其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决策。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使得广大农民将有可能直接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以决定农业的生产与销售策略。
  3智慧组织
  现代农业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是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
  信息技术是使这类组织更加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更透彻的感知技术,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技术,使得这类组织充满智慧,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农产品的市场动向,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及时在组织间传递这些信息,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和分享信息更加容易,组织的决策更能惠及每个组织成员的利益。
  4智慧科技
  现代农业平台设备,如野外台站、生态网、大气监测站、三地灾害监测站、田间试验站等会安装更多的智慧型传感器,农业科学家获得科学数据将变得更加容易。
  农业科学家足不出户,就能把农业模型放到异地的大型计算中心进行计算和模拟,网络的协同工作使得农业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整个科研系统的效率成倍提高农业。
  5智慧生活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新农村的生活更加智慧。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三农”的规划、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共享,实现农民、农村高品质的生活。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三农”的普遍问题,制约着智慧农业发展。对此,中商产业研究院提出解决建议。
  智慧农业专业人才缺乏
  智慧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高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研发又是由科研人才创造的。由于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多数是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农民,知识水平较低,高新技术接收能力弱。
  据了解,中国8亿多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49%,小学及以下占38%。
  因此,智慧农业的发展亟需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科技推广人员。建议建立人才吸引机制,鼓励专业人才投身智慧农业建设;组织培训,培养智慧农业实用人才。
  农业规模化生产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传统农业长期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导致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流转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阻碍智慧农业发展速度。因此,推动土地流转成问题关键。
  建议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大部分农民进入二三产业,剩余部分农民从事一产生产。流转的大量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农业软件业普遍缺乏现代软件工程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
  中国软件产业应用领域中农业远远落后于金融、电信、交通、电力、医疗等行业。其原因一是跟农业行业的实际需求滞后有关;二是从事农业软件研发的相关科研单位、公司绝大多数规模小,缺乏现代软件工程开发的实力和基础,软件工程质量差,基本无后续软件服务。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4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