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2015年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2015年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5-10-13 点击次数:5444

  为进一步加强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组织相关专家,提出了我国不同产区秋冬季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我们摘编其中主要内容供您参考。——编者


  防治重点
  黄淮海麦区:以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地下害虫和杂草为主,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灰飞虱等病虫。
  长江中下游麦区:以纹枯病、全蚀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为主要对象,少数田块有地下害虫危害。
  西南麦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兼顾赤霉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
  西北麦区: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和地下害虫等为主要防治对象。


  种植抗(耐)病虫品种
  黄淮南部条锈病常发区,应在常年早发重发区域种植周麦17、豫麦34、豫麦49、豫麦69、新麦19、西农979、小偃6号等抗锈慢锈品种。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区,应选择种植太空6号、中育6号、新麦11等具一定抗病性的品种。小麦黄花叶病常发区和新发生区可种植新麦208、豫麦70-36、泛麦5号、豫麦70、郑麦366等较抗品种。
  长江中下游麦区及赤霉病重发区,要选择对赤霉病等病害有一定抗耐病品种,减轻后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压力。
  西南麦区主要以抗条锈病品种为主,根据各地情况,选用绵杂麦168、绵麦37、绵麦39、绵麦41、绵麦43、绵麦45、川麦42、川农18、西科麦2号、鄂麦18号、云麦2号、黔麦15、周麦17、皖麦53等抗病品种。
  西北麦区是小麦条锈病的越夏区,在该区不同海拔区域,选用种植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小麦良种,对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传播和初始菌源量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陇南山区、六盘山等越夏区周围的麦区应根据情况种植抗(耐)病品种。西北麦区其它地区根据情况尽量选择优质抗病高产的当地品种。


  药剂拌种
  根据病虫情况选择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等高效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种子包衣预防病害,用适量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包衣预防害虫、黄矮病和丛矮病,二者混用可兼治苗期主要病虫害。在条锈病越夏区及其周边麦区,采用三唑酮、戊唑醇等种衣剂拌种,兼治苗期条锈病、白粉病、预防后期腥黑穗病等发生。在全蚀病发生区,重点采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拌种或包衣;对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特别严重的田块,要进行药剂土壤处理。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可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复配(混合)剂中各单剂的有效成分应与单独使用时大致相同。苗期蚜虫、麦蜘蛛和地下害虫发生危害较重的地区,采用辛硫磷或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
 

  农业措施
  黄淮麦区玉米秸秆还田地区,要做好精细整地,尽量将玉米秸秆埋于土壤中,清理地苗残秆,出苗后结合冬灌、镇压麦苗。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区域或田块,要重点推广播种后和秋苗期镇压控病措施。小麦条锈病越夏区要用人工铲除和喷施除草剂的方法清除自生麦苗,播种时期根据墒情,采取适期晚播,减轻苗期条锈病的侵染,减轻苗期病害,压低秋苗菌源量。
 

  秋苗防治
  根据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秋苗发病情况,在病害发生严重时,进行打点保面。在条锈菌冬繁区的陕南地区,加强监测,对早发病田进行药剂防治,化学药剂可选用三唑类杀菌剂喷雾防治。在纹枯病的苗期发生区,要加强监测,及早开展防治;在渭北旱塬地区、甘肃陇东地区、陇南地区、宁夏南部冬麦区,在拌种预防的基础上,要注意防治苗期蚜虫,预防小麦黄矮病的发生。早期有翅蚜虫可用黄板诱杀,药剂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吡蚜酮等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供稿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2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