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临储政策取消后,卖粮难会否重现?--吉林粮食收储见闻

临储政策取消后,卖粮难会否重现?--吉林粮食收储见闻

发布时间:2016-11-05 点击次数:4141

  霜尽雪来,寒风凛冽。东北黑土地上的农民忙完了农活,猫冬迎新年前,还有一件大事——卖粮。
  与往年不同的是,施行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今年终止,代之而来的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市场化收购改革。大丰收之年,缺了国家托底收购,面对粮食高库存和国际低粮价的冲击,今年的农民卖粮形势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当地农民、收储企业和政府部门。
  收购之变:卖粮不难买粮难
  “只要是好粮,企业敞开收。”吉林省梨树县玉米经纪人李闯说。10月28日起,**公司国标三等玉米收购价从1460元/吨涨到1500元/吨,他说:“农民还在等价格继续涨,我自家的20吨玉米也等等再卖。”
  **公司日均收购量2000吨左右,日加工量约2400吨。“必须涨价了,要不农民不来卖粮。”公司收储中心经理王守信说。
  **有限公司门外,运输成品的货车排成长龙,卖粮车只有零星几辆。“上午来就能看到六七十辆卖粮车,敞开收购不用排队,每天两个企业能收3500吨。”公司采购副总监赵小纲说,9月27日起以每吨1500元挂牌收购玉米,开秤较往年提前半个月,但收购的粮食仅够加工用。28日,收购价又上调20元。
  “粮涨不抢,粮跌不跑。”中储粮四平直属库主任姜玉生说,虽然今年没有临储任务,但是粮库还是提前10天在10月14日就挂牌收粮,21日又调高收购价到每吨1450元。今年玉米大丰收,但挂牌半个多月,前来卖粮的极少。
  尽管不少农民在等着涨价后才卖粮,**公司和**公司已启动81个库点挂牌收购,中储粮物流公司也拟在吉林落实收购计划。中粮、中航等计划收购量不低于去年。
  吉林有关部门人士表示,临储政策取消并随行就市后,国有储备企业、粮食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和民营贸易企业等多元主体逐鹿市场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吉林今年2800万吨左右玉米完全可以消化,至少不会出现大面积卖粮难现象。
政府之变:放开,但不放手
  理论上讲,国家取消临储,不再定价托市收购,就是要将粮食收购由“政策市”变为“市场市”,让价格回归市场,市场引导生产,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的安全和稳定问题。然而,政策实施后,有关部门却一刻也没有放松,这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业稳定。
  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国庆长假期间,国务院领导到吉林调研粮食收购问题;玉米加工企业购粮补贴和玉米生产者补贴均已明确标准并下拨到位;储备粮轮换、进口管理等政策进一步明晰。
  吉林明确提出“有人收、有钱收、有仓收、有人卖、有人买”的“五有”政策,协调购销储运加各环节有序运转,为收储政策改革起好头。目前,已新建仓容400万吨,还有70万吨仓容在粮食集中上市前完成,全省规模以上粮食企业收储能力1.14亿吨,可利用收储能力达到2645万吨,相当于玉米产量的91%。
  目前,80%以上的收购资金已经通过农发行和商业银行授信得到解决。
  “库存再移走30万吨,今年收储能力达到170万吨。”前郭县粮食局局长陈旭光每天都要调度仓容情况,“这个能力能满足需求”。白城市通过储备轮换、竞价销售等出库近200万吨,目前可用仓容超过500万吨,完全满足收购需要。姜玉生说,中储粮四平直属库辖区有空余仓房45万吨,“储存没问题”。
市场之变:“政策市”停摆 “市场市”启动
  经营180公顷玉米地的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10月10日开始卖潮粮,价格从开始的0.56元/斤涨到最近的0.64元/斤。“平均每斤六毛(折合干粮1500元/吨),每公顷产量比去年多出3000斤,加上农资成本比农民低1000元,这个价每公顷也能赚1000元。”理事长卢伟说,“再有三天就卖完了。”
  吉林农民卖粮多集中在秋收后、春节前和春耕前。去年“定价托市”的国标三等玉米价格为2000元/吨,今年稳定在1500元/吨左右,让一些农民一时难以接受,加之新粮上市后华北及港口粮价稳定走高,目前农民普遍只看不卖。但卢伟认为,农民要意识到市场价格下调的可能,在价格波峰择机卖粮。
  在国家各类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近期国内玉米现货及期货价格稳定上扬,已实现东北产区与南方销区“顺价”,这是玉米价格回归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吉林不久前举行产销协作洽谈会,与广西、云南等销区企业签订950万吨粮食购销合同。各级政府正逐个跟踪落实协议,主动出击抢占先机,搭建更顺畅的粮食贸易平台。
  近期,吉林粮食主产区不少干部开始深入农村农户,动员农民踊跃卖粮。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2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